2015年7月9日星期四

第一章 寻找一种正能量 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第一章

寻找一种正能量
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戒除批评、责怪和抱怨

在《人性的弱点》一书的开篇,曾给大家讲过“双枪杀手”克劳雷的故事。我不想再说故事的始末,只想重申一下那个双枪恶徒的话:“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但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会伤害别人的心。可是我却来到了新新监狱(注:美国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受刑室,这就是我自卫的结果。”


克劳雷真的是为了自卫才杀人吗?就在警察拘捕克劳雷之前,他和女友开车在长岛一乡村公路上寻欢。有个警员走上前去,向克劳雷说道:“把你的驾驶执照给我看看。”克劳雷不发一语,掏出手枪就是一阵狂射。警员中弹倒地,克劳雷跳下车,从警员身上找出左轮枪,又向倒地不起的尸体开了一枪。


“双枪杀手”克劳雷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和克劳雷一样的罪恶之人基本上都不知道自责。在芝加哥被处决的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阿尔·卡庞说:“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我是在造福人民,可社会却误解我,给我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达奇·舒兹生前在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是在造福群众。


举这些例子,只是想向女士们说明一个道理:这些亡命男女都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这是人的本性,批评、责怪、抱怨在别人的身上是一点儿都不会发生正面作用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提出理由,不管有理无理,总要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一番,也就是说他们认为自己根本不应该被批评、责怪或抱怨。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一个人都害怕受到别人的指责,包括女人,也包括男人,男人更害怕来自于女人的指责。所以,作为女人,还是戒除掉批评、责怪或抱怨为好。


刚才我说了,批评、责怪、抱怨在别人的身上是一点儿都不会发生正面作用的,相反,副作用却让人感到可怕。我的心理学家朋友曾对我说:“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儿也没有好处。”


我的邻居约翰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三个漂亮的女儿,一个贤惠的妻子。有年夏天,三姐妹驾车去郊外旅游。在市区内,由两个姐姐驾车,到了人烟稀少的郊外两个姐姐就让妹妹练练车技。


最小的妹妹开着车,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有说有笑的。突然,汽车像脱缰的野马一样向前奔去,在快到十字路口处,与一辆从侧面驶过来的大拖车相撞,大姐当场死亡,二姐头部受伤,小妹腿骨骨折。原来,小妹想在红灯亮起之前通过,才加大了油门。


约翰夫妇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了医院。他们紧紧地拥抱着幸存的两个女儿,一家人热泪纵横。父母擦干两个女儿脸上的泪,开始谈笑,像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始终温言慈语。


好几年过去了,肇事的小女儿问父母,当时为什么没有教训她,而事实上,姐姐正是死于她闯红灯造成的车祸。约翰夫妇只是淡淡地说:“你姐姐已经离开了,不论我们再说什么或做什么,都不能让她起死回生,而你还有漫长的人生。如果我们责难你,你就会背负着‘造成姐姐死亡’的沉重的心理包袱,进而丧失一个完整、健康和美好的未来。”


如果当年约翰夫妇对小女儿加以指责的话,后果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恶劣。

女士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指责你的男友时,得到的基本上就是沉默。除了沉默,还会有反唇相讥、振振有辞。这意味着什么?是对指责的对抗,尽管他们深爱你,尽管的确是他的错。

批评、责怪和抱怨的三大危害
1. 恶化人际关系,如容易树敌,遭到攻击;
2. 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越办越糟;
3. 损害健康,破坏心情。






5个关于狗狗的事: 您如果还不知道的话,那代表你并不是那么了解你身边的狗狗噢

狗睡觉前为什么要在原地绕圈圈?


▲狗睡觉前在原地绕圈圈是为检查安全与否


狗的祖先是狼。狗睡觉前在原地绕圈圈的习性是它们的祖先传下来的。狼虽然以捕捉小动物为食,但它同时又是老虎、豹子等凶猛动物捕食的对象。因此,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它们在野外环境中常常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将窝做在十分隐蔽的地方,并在睡觉前绕圈检查安全与否。狼的这种生活习性一直被今天的家狗保留下来。


狗是怎样认路的?


▲狗撒尿

认真观察,你会发现狗在出门时有个“坏毛病”,就是一边走路,一边往路旁撒一点尿。其实秘密就在其中。回家时,只要它用自己灵敏的鼻子一嗅尿味,就可以轻松返回了。


警犬为什么能帮助人类抓坏蛋?



▲警犬是破案能手


一般动物的嗅觉神经在鼻子的内部,而狗的嗅觉神经却在鼻尖上,鼻尖周围有许多皱褶,长着许多嗅觉细胞。它的鼻尖总是湿润的,有利于嗅觉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尤其是经过训练的警犬,大约能嗅出几百种不同的气味。所以公安人员要让它闻闻罪犯留下的东西或地上的脚印,它就能跟踪这种气味引导公安人员勇敢地去抓坏蛋。


狗的嗅觉为什么特别灵敏?


▲小狗


狗鼻子上的嗅觉细胞大约有20亿个,同时,狗鼻子上有许多粘膜经常分泌出粘液来滋润嗅觉细胞,保护嗅觉的灵敏。因此,狗的嗅觉灵敏程度是人和其它动物不能及的。



狗狗的智商是?


狗狗与人类之间的互动


狗狗的平均智商相当于两岁的儿童,它们能够学会多达250个单词和手势,数数可以数到5,还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关于狗狗的鼻子


▲狗狗鼻子如果是干干的,那就代表健康可能出现状况了噢


你知道狗狗湿哒哒滑熘熘的鼻子上那些纹路是有什么用的吗?这其实和人类的指纹一样,可以起到识别的作用!


狗狗的听觉跟人类一样好吗?


▲狗狗听觉也是很敏锐的


狗狗能听到声音的距离可是人类的4倍哦!



▲拉布拉多是“狗界”中最受人类欢迎的品种


很多人都认为拉布拉多是犬类中最出色的,因此成为了全球饲养率最高的犬种。


▲狗狗舌头也是非常实用的

狗狗在喝水的时候会将舌头弯曲起来,变成一个“小勺子”在舀水,而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只会用舔的而已。





呵呵,是不是觉得很奇妙呢~ ;)

日式豆泡便当 ◎附: 何为“日本豆腐”?

配了赤豆饭。


沿街叫卖的“豆腐屋桑”

小时候每到傍晚时刻,会传来豆腐外卖车的小喇叭声。母亲便说“豆腐屋桑(toofu-ya-san,卖豆腐的人)来啦!”一边把我叫过来。我手里紧握着60日元(约人民币4.5元)硬币和空锅子,跑去外面去找豆腐店的面包车。母亲会事先嘱咐是“木棉豆腐”还是“绢豆腐”,前者的味道浓厚、口感粗些,后一种味道清淡、细嫩。但我每次一出门就会忘记,跑到豆腐店面包车前懊恼许久(同时让豆腐店大叔等我很久),勉强说出“木棉(momen)”或“绢(kinu)”。回来发现买错了,免不了被母亲数落几句。

在上海或北京的菜市场,我常常看到卖“豆泡”或“油豆腐”的摊子,就会想起当年的豆腐店青年。小时候我买完豆腐,那位青年常会给我点“赠品”,几块“雁拟(ganmodoki油炸豆腐)”或小块“油扬(abura-age油炸豆腐泡)”。晚上就餐时,桌上摆出冷豆腐或味噌豆腐汤,想到这些是自己买来的,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现在日本沿街叫卖豆腐的不太多了,我回国时在父母家吃的豆腐也都是在从超市买来的。不过每次在中国菜市场看到豆制品摊子,我会想起在“木棉”和“绢”之间苦恼的自己,用几块油炸豆腐来鼓励我的青年,还有他吹的小喇叭在黄昏时刻的回响。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喜欢吃豆制品,觉得还是吃肉比较香。升入高中后,慢慢可以欣赏豆腐的清淡。豆腐低脂、低热,富含高质量大豆蛋白、亚油酸、维生素B1、维生素E等,因此可成为肉类的健康替代品。在便当里也可以偶尔利用它来提高营养品质。

所需时间:40分钟,参考成本:约5元/人

材料:豆泡(或称油豆腐,约150克)、胡萝卜(半根)、香菇(干鲜均可,约5枚)
调料:糖(红糖或白糖)、酱油、料酒、生姜(小块)
配菜:鸡蛋(调料为白糖、盐、油)、油菜(调料为虾皮、盐、白胡椒、油)


豆泡材料。


步骤1:切材料,煮蔬菜和豆腐。
将胡萝卜切小块,香菇用布擦干净。开中火,用料酒、糖和生姜煮蔬菜。半熟时加豆泡,等材料都煮透了,最后放酱油调味。


最后加酱油。


步骤2:做蛋卷。
2个鸡蛋打碎并加半勺白糖和少许盐。开中火,在平锅里烧油,加蛋液做蛋皮。蛋皮上层稍微干的时候把蛋皮卷起来。(如下图)


做蛋皮。


从三方卷起来。



完成。



步骤3:炒青菜。
配菜按个人口味即可。这次炒青菜后,加了虾皮,再用盐和白胡椒调味。


主要是考虑了颜色搭配,加了炒青菜。


完成!


用微波炉加热也不错。


参考:这次的米饭里加了赤豆。淘米时直接加一把赤豆,加水后放2-3个小时并用电饭锅煮。


◎便当小贴士:
何为“日本豆腐”?

我在中国超市里第一次看到“日本豆腐”的包装时,觉得非常好奇,因为这种提法在日本从未见过。这是一管充填式的黄色豆腐,买回来后发现这就是日本的“玉子豆腐”。日文“玉子(tamago)”指的是鸡蛋,而“玉子豆腐”是用鸡蛋做的菜,其实成分不含黄豆,但因为口感有些像豆腐,在日本超市里也被归于“豆腐”类。日本家庭里吃的“玉子豆腐”一般是冷的,较少放入汤或火锅里。

中国的豆制品种类非常多,日本在8世纪向中国派出使团时学会了豆腐的制作,之后在日本也普及了各种豆腐的做法和烹饪方式。现在,在中国吃的豆腐和在日本吃的非常像,但还有有些不同,在此介绍一下几种“日本豆腐”:

1)高野豆腐(koya-dofu):脱水冻豆腐。日本佛教徒传统的素食料理中常见的材料,也是高质营养的防腐保存食品。高野豆腐的“高野”取自日本的佛教地:和歌山县的高野山。

2)おから(Okara):豆腐渣。豆腐制作过程中豆奶里过滤下来的。除了炒制外,也可作为饼干、起司蛋糕的原料。

3)雁拟(ganmodoki):油炸豆腐。拧干水分后的豆腐里,加胡萝卜、牛蒡、香菇、海带等材料后,捏成圆形油炸。因其味道似雁肉而得名。“雁拟”是日本东部的叫法,大阪等日本西部叫“飞龙头(hiryouzu)”。

4)油扬(abura-age):即油炸豆腐泡,薄片状块。

5)烧豆腐(yaki-dofu):两面烧烤的木棉豆腐。

大家若有机会去日本,欢迎品尝从大陆传过去的豆腐在日本的进化成果。



日式味噌茄子便当 ◎附:味噌的用途

日式味噌茄子便当


◎附:味噌的用途


茄子和味噌的搭配很能下饭。


 不可思议的菜名


将茄子翻炒后,加少许料酒和白糖,再用味噌调味。这是我最喜欢的便当菜式之一,吸收了油和甜味的茄子和白米饭非常搭配,能迅速补充体力。我去远足郊游时,会特意请母亲做这道菜。

这道菜在日本叫“鴫烧(shigi-yaki)”,但我一直不知道名字的来历。鴫(shigi)是生活在水边的一种野鸟(中文名为“沙锥”或“鹬”),现在在日本几乎没人吃,而且“鴫烧”这道菜里并没有鴫肉,这是为什么呢?

“鴫烧”是日本几百年前就有的一道传统菜。据16世纪的鸟肉料理说明书《武家调味故实》(1535年),做法如下:用盐腌好的茄子,切一半后将除掉白色部分,以鹬肉取代。再覆上柿子叶烤一烤,最后用盐调味。所以,最初“鴫烧”名副其实。

不过,在之后出版的《庖丁闻书》(1550年)里,“鴫烧”已经不用鹬肉,代之以茄子。也许是因为时代变了,大家不再食用鹬肉,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普及的素食料理。

再过了近一百年,江户时代的料理书《料理物语》(1643年)里介绍的“鴫烧”更进化一步:将茄子切开,串上竹签并加上花椒风味味噌烧烤。可见,17世纪的“鴫烧”已和今天的有些像了。

在日本菜谱网站上搜索“鴫烧”,现代的做法并不一定是烧烤式,只要将茄子油炒后用味噌调味就可以称“鴫烧”了。不少人为了口感或营养考虑,还加了青椒、猪肉、白芝麻。

所需时间:40分钟,参考成本:约5元/人

材料:茄子、青椒、胡萝卜(各半个)、蚕豆(适量)、小块鸡胸肉(可选鸡腿肉)、虾皮(适量)
调料:味噌(2汤匙)、料酒、糖(各一汤匙)、盐少许、油



在菜市场都能买到。



味噌分量按个人口味调整即可。



步骤1:切配食材。
将鸡肉、茄子和青椒切块,胡萝卜切丝。


切配菜食材。


步骤2:蚕豆。
在锅里煮开水,加盐少许。锅里加入蚕豆煮3-5分钟。煮好的蚕豆捞出在盘子里冷却。


淡淡咸味蚕豆。



步骤3:翻炒调味。
平锅置中火上,加油烧热。先炒胡萝卜,并加入虾皮。炒好的胡萝卜和虾皮放入盘子里冷却。 接下来在平锅里再放些油,将茄子和鸡肉下锅炒制。半熟时加入味噌、料酒、糖和青椒,再炒2-3分钟。放入调料后较容易烧焦,请注意火候。


放入调料后要注意火候。


完成!



配些餐后水果。


◎便当小贴士:
味噌的用途

味噌是日本料理中的常用调料,主原料是黄豆,再加上盐和大米、大麦等发酵而成。以口味来区别,可分为“辛口”及 “甘口”。前者比较咸,颜色也较深,后者则是味道较甜淡。辛口味噌的代表是“信州味噌”,在东京等日本东部地区较受欢迎。大阪等日本西部的饮食习惯比较清淡,用“甘口”类的白味噌、九州味噌等。在中国,部分超市(BHG、王府井洋华堂等)、日本食品店、韩国市场里都可以买到。

味噌一般是1斤或1公斤的大包装,在常喝味噌汤的日本家庭里,几个星期就能消费一包。你若不是经常喝味噌汤,这样的大包装可能一年也吃不完。所以在此介绍味噌汤的做法和味噌的其他用途,请参考。

1)做汤:做味噌汤其实很简单,将水煮开后放入蔬菜片,再次沸腾后放入味噌(每人15克为准),放少许高汤颗粒(干贝素等)即可。味噌煮得过久香气容易流失,煮汤时请记得到最后才加入味噌,略煮一下就要熄火。味噌汤的材料有几种“黄金组合”,大家不妨一试:
•土豆、洋葱、裙带菜:洋葱的甜味和土豆非常好搭配,裙带菜则富含维生素。
•豆腐、裙带菜:豆腐的白嫩、裙带菜的墨绿很好看。
•萝卜、大葱:非常经典的搭配,也可加猪肉片增加鲜味。
•豆泡(切丝)、胡萝卜、洋葱:营养好味的搭配。
•韩国泡菜、豆腐:味噌可缓和泡菜的辛辣,同时增加汤的浓郁度。

2)做调料:味噌加料酒、糖即可作为炒、炖煮调料,炒牛心菜、圆白菜、茄子、猪肉片等都很搭配。用味噌炖煮时,可分两次加入。先将2/3的味噌融入煮汁中并使食材入味,起锅前再加入剩下1/3的味噌提香。味噌做肉末时也可以作为主要调料,请详见本书“肉食女子的一周 周五 三色便当”。

3)做酱:做沙拉或凉拌时当作酱也可。将味噌、白醋、白糖、少许高汤颗粒拌一拌,与黄瓜片、裙带菜(泡水15分钟)、洋葱片一起吃,清爽的口味很适合作为夏天的开胃菜。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 18]

第六章
盖起金字塔

农业革命可能是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有些人认为这让人类迈向繁荣和进步,也有人认为这条路终将导致灭亡。对后者来说,农业革命是个转折点,让智人抛下了与自然紧紧相连的共生关系,大步走向贪婪,自外于这个世界。但不管这条路的尽头为何,现在都已经无法回头。进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得以急遽增加,任何一个复杂的农业社会想回到狩猎和采集的生活,就只有崩溃一途。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进入农业时代的前夕,地球上采集者的人口大约有500万到800万。而到了公元1世纪,这个人数只剩下一两百万(主要在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相较于农业人口已达2.5亿,无疑是远远瞠乎其后。


绝大多数的农民都是住在永久聚落里,只有少数是游牧民族。“定居”这件事,让大多数人的活动范围大幅缩小。远古狩猎采集者的活动范围可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当时这片范围都是他们的“家”,有山丘、溪流、树林,还有开阔的天空。但对农民而言,几乎整天就是在一小片田地或果园里工作,就算回到“家”,这时的房子也就是个用木头、石头或泥巴盖起的局促结构,每边再长也不过几十米。一般来说,农民就会和房屋这种构造建立起非常强烈的连接。这场革命意义深远,除了影响建筑,更影响了心理。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成了远比过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与“自己家”紧密相连,但与周遭其他物种画出界线。


新形成的农业活动范围,除了面积远小于过去远古的采集活动范围,内部人工的成分也大增。除了用火,狩猎采集者很少刻意改变他们所漫游闲晃的土地;但农民就完全不同,可以说他们是从一片荒野中,劳心劳力刻意打造出一个专属人类的人工孤岛。他们会砍伐森林、挖出沟渠、翻土整地、建造房屋、犁出犁沟,还会把果树种成整齐的一排又一排。对人类来说,这样人工打造出来的环境就是仅限人类和“我们的”动植物所有,常常还用墙壁和树篱围了起来。农民无所不用其极,一心防止各种杂草和野生动物入侵。就算真的出现闯入者,也会被再赶出去。赶不走的,下一步就是消灭它们。在家园四周,这种防卫特别强。从农业开始发展到现在,人类的家园得面对勤劳的蚂蚁、鬼鬼祟祟的蟑螂、冒险犯难的蜘蛛还有误入歧途的甲虫,于是数十亿人口也就武装起来,用树枝、苍蝇拍、鞋子和杀虫剂,迎向这场永不停止的战争。


史上大多数时间,这些人造领域仍然非常小,四周围绕着广大的自然旷野。整个地球表面约有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了1.55亿平方公里。到了公元1400年,把绝大多数的农民、农作物和家禽家畜全加起来,占地还大约只有1100万平方公里,约全球面积的2%。34而其他地方可能太热、太冷、太干、太湿,不宜农耕。然而,正是地球表面这微乎其微的2%,构成了整个历史展开的舞台。


人类发现自己已经很难离开这些人工岛屿了,所有的房子、田地、谷仓,放弃哪个都可能带来重大的损失。此外,随着时间过去,他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不易搬运,也把他们绑得死死的。虽然在我们看来,远古的农民似乎又脏又穷,但当时一个典型的农民家庭,拥有的物品数量已经胜过了一整个儿采集部落。


未来的来临


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


采集者之所以不管未来,是因为他们就是现采现吃,不管是保存食物还是累积财物,当时都不是容易的事。当然,他们显然还是有某些事得要事先规划。不管是在雪维、拉斯科或是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穴,这些艺术家绘画的时候想必都希望它能够流传后世。人际关系和政治对立都是长期的事,无论报恩或报仇,常常都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然而,在狩猎和采集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里,要做这种长期规划就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说来也有趣,这让采集者省下了许多不必要的忧虑。毕竟,如果是那些无法影响的事,就算担心也没用。


而在农业革命之后,“未来”的重要性被提到史上新高。农民不仅时时刻刻都得想着未来,还几乎可以说是为了未来在服务。农业经济是以生产的季节周期为基础,经过很多个月耕作,再来到相对较短的收成高峰期。丰收的时候,农民可能会在收成结束后的晚上欢庆一场,慰劳这段时间的辛劳,但顶多一星期后就又会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可能已经有了足够的粮食来应付今天、下周甚至下个月,他们还是得担心明年和后年的问题。


之所以要担心未来,除了有生产季节周期的因素,还得面对农业根本上的不确定性。由于大多数村落拥有的农作物或家禽家畜物种十分有限,一旦遇上旱灾、洪水和瘟疫就容易灾情惨重。于是,农民不得不生产出多于所需的食物,好储备存粮。粮仓里堆了米,地窖里存了橄榄油,食品室里有奶酪,屋梁上还挂着香肠,否则遇到歉收年就有可能会饿死。而且,总有歉收的一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如果农民不早做准备,绝对也活不久。


于是,早从农业时代一开始,“未来”就一直是人类心中小剧场的主要角色。在农民得靠雨水灌溉的地方,雨季一开始担心也就开始。每天早上,农民就会凝视着远方,闻闻风的味道,盯到眼睛发酸。那片是云吗?能不能来场及时雨?雨会下得够吗?雨会不会又下得太大,把田里的种子或秧苗都冲走打坏了?而在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流域,这里的农民一样忧心忡忡,但看的是河水的高度。他们需要雨季让河面上升,一方面把上游肥沃的土壤冲下来,另一方面引水进入他们庞大的灌溉系统。然而,如果这场洪水让河面涨得太高,又或来的时机不对,田地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下场与旱灾一样凄惨。


农民担心未来,除了因为有更多东西要保护,也是因为现在有别的方法可以减少风险。他们可以再整一块地,再挖一条灌溉的渠道,再多种一点作物。在夏天,满怀忧虑的农民像工蚁一样疯狂工作,挥汗种着橄榄树,再由他的孩子和孙子把橄榄压成油,这样到了冬天甚至明年,他就能吃到今天想吃的食物。


农业带来的压力影响深远,这正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但可悲的是,虽然农民勤劳不懈、希望能够保障自己未来的经济安全,但这几乎从来未曾实现。不管在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治者和精英阶级,不仅靠着农民辛苦种出的食粮维生,还几乎全征收抢光,只留给农民勉强可过活的数量。


正是这些征收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政治、战争、艺术和哲学,建起了宫殿、堡垒、纪念碑和庙宇。在现代晚期之前,总人口有九成以上都是农民,日出而作、胼手胝足。他们生产出来的多余食粮养活了一小撮的精英分子:国王、官员、战士、牧师、艺术家和思想家,但历史写的几乎全是这些人的故事。于是,历史只告诉了我们极少数的人在做些什么,而其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不停挑水耕田。


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


靠着农民多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住在一起,先形成村落,再形成城镇,最后成为都市,再由王国或商业网络把它们紧紧相连。


然而,想真正抓住新时代的契机,光靠粮食剩余和交通改善还不够。就算有能力养活某个城镇的一千人或是某个国家的一百万人,还是无法确保这些人都同意如何划分领土和水资源,如何解决争端,以及在干旱或战时该如何应变。而如果对这些事项都无法达成协议,就算大家谷仓满满,还是会冲突不断。史上的场场战争和革命,多半起因都不是粮食短缺。法国大革命领头的是有钱的律师,而不是饥饿的农民。古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1世纪达到权力高峰,舰队从整个地中海运来种种珍宝,就算在他们祖先最疯狂的梦里也意想不到。然而,正是在他们的富庶达到最大值的时候,古罗马的政治秩序崩溃,引来一系列致命的内战。南斯拉夫在1991年的资源完全足以养活所有国民,但依旧解体并引发可怕的浴血战争。


这种灾难的根源在于,人类在几百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一直都只是几十人的小部落。从农业革命之后,不过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但时间并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


虽然人类在采集时代也没有这种合作的生物本能,但因为有共同的神话故事,几百个陌生人就能够互相合作。然而,这种合作毕竟比较松散而有限,各个智人部落还是各自生活,也能满足大多数智人的自身需要。如果两万年前有个社会学家,完全不知道农业革命后的事情,就很有可能认为种种虚构神话故事的用途相当有限。讲到祖灵、讲到部落图腾,或许已经足以让500人愿意用贝壳交易、举办某种庆典或是联手消灭某个尼安德特人的部落,但也就如此而已了。这位远古社会学家不可能想到,靠着虚构的故事还能让几百万互不相识的人每天合作。


但事实就是如此出乎意料。现在看来,虚构故事的力量强过任何人的想象。农业革命让人能够开创出拥挤的城市、强大的帝国,接着人类就开始幻想出关于伟大的神灵、祖国、有限公司的故事,好建立起必要的社会连接。虽然人类的基因演化仍然一如既往慢如蜗牛,但人类的想象力却是极速奔驰,建立起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


在大约公元前8500年,全球最大的聚落大概就是像杰里科这样的村落,大概有几百个村民。而到了公元前7000年,位于今日土耳其的加泰土丘(Çatal Höyük)城镇大约有5000到10000人,很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聚落。再到了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肥沃月湾(Fertile Crescent)一带已经有了许多人口达万人的城市,而且各自掌理着许多附近的小村庄。在公元前3100年,整个下尼罗河谷统一,成为史上第一个埃及王朝,法老王统治的领土有数千平方公里辽阔,人民达数十万。大约在公元前2250年,萨尔贡大帝(Sargon the Great)建立起第一个帝国:阿卡德帝国,号称拥有超过100万的子民,常备军队达5400人。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500年之间,在中东开始出现大型帝国: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和波斯帝国。这些帝国统治人数达数百万,军队人数也有上万人。到了公元1年,古罗马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地区,纳税人口达1亿。有了这些钱,古罗马得以维持人数达25万到50万的常备军,架构完善的交通网络,在1500年后仍然在使用,另外还有到现在仍令人赞叹的剧院和露天剧场。


其他地区也各自有其社会发展和政治统一的过程。例如在东亚,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开始在黄河流域出现小村落,最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统一天下。秦朝约有4000万人,税收得以支持数十万士兵,以及共有超过十万官员的复杂朝廷系统。


确实,这种种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我们不该有太美好的幻想,以为在法老王时代的埃及或是在秦朝的“大型合作网络”就已十分完美。“合作”听起来应该十分无私而且利他,但这件事并不总是出于自愿,而且还更少能够公平。大多数的人类合作网络最后都成了压迫和剥削。在这种新兴的合作网络里,农民交出他们辛苦工作得来的多余粮食,但帝国的收税官只要大笔一挥,就可能让他们一整年的辛劳都化为乌有。像是古罗马著名的圆形剧场,常常是由奴隶所建造,让有钱有闲的古罗马人观赏由奴隶上演的神鬼战士秀。就连监狱和集中营也算是合作网络,要不是有数千名互不相识的人用了某些方式来管理协调彼此的行动,这些网络根本不可能运作。


* * *


所有这些合作网络,不管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城市,还是秦朝和古罗马的帝国,都只是“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支持它们的社会规范既不是人类自然的天性本能,也不是人际的交流关系,而是他们都相信着共同的虚构神话故事。


虚构的故事是怎么支撑着整个帝国?我们已经讨论过一个这样的例子:标致公司。现在我们可以来看看另外两个史上最有名的虚构故事:第一个是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这可以说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第二个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这可以说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在公元前1776年,巴比伦是当时最大的城市,而巴比伦帝国也很可能是当时最大的帝国,子民超过百万,统治着大半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包括现代大半的伊拉克地区和部分的叙利亚和伊朗。现在最有名的巴比伦国王就是汉谟拉比,而他有名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以他命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汇集各种律法和判例,希望将汉谟拉比塑造为一个正义国王的榜样,作为更一致的法律体系基础,并且教育后世子孙何为正义,正义的国王又该如何行事。


后世子孙确实看到了。远古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知识分子与官僚精英将这部法典奉为经典,就算等到汉谟拉比骨已成灰,巴比伦帝国也烟消云散,这部法典还是由文士不断抄写流传。因此,想认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对于社会秩序的理想,《汉谟拉比法典》是个很好的参考来源。


法典开头指出,美索不达米亚的几位大神安努(Anu)、恩利尔(Enlil)和马杜克(Marduk)任命汉谟拉比“在这片土地伸张正义,驱除不义罪恶,阻绝恃强凌弱”36。接着,法典列出大约300条判例,固定写法是“如果情形如何如何,判决便应如何如何”。

以下举出判例196~199和209~214:

196. 若某个上等人使另一个上等人眼瞎,便应瞎了他的眼。
197. 若他使另一个上等人骨折,便应打断他的骨。
198. 若他使某个平民眼瞎或骨折,他应赔偿60舍客勒(shekel,约8.33克)的银子。
199. 若他使某个上等人的奴隶眼瞎或骨折,他应赔偿该奴隶价值的一半(以银子支付)37。
209. 若某个上等人殴打一个上等女子、造成她流产,他应赔偿她10舍客勒的银子。
210. 若该女子丧命,他们应杀了他的女儿。
211. 若他殴打某个平民女子、造成她流产,他应赔偿她5舍客勒的银子。
212. 若该女子丧命,他应赔偿30舍客勒的银子。
213. 若他殴打某个上等人的女奴隶、造成她流产,他应赔偿2舍客勒的银子。
214. 若该女奴丧命,他应赔偿20舍客勒的银子。


列举他的判决后,汉谟拉比再次宣告:

以上是干练有能的国王汉谟拉比所做出的公正裁决,指示着这片土地朝向真理的道路、人生的正途……我是汉谟拉比,高贵的国王。恩利尔神将人类子民交付给我照护,马杜克神将人类子民交付给我带领,而我悉心关怀、不曾轻忽。


《汉谟拉比法典》认为,巴比伦的社会秩序根源于由神所指示、普遍且永久的正义原则。这里的阶级结构原则至关重要,将所有人类分成男女两种性别,以及上等人、平民和奴隶三种阶级;性别和阶级不同,价值也就天差地别。像是一个平民女性值30舍客勒的银子,一个女奴隶只值20舍客勒,但光是平民男性的一只眼睛就值60舍客勒的银子。


《汉谟拉比法典》也有严格的家庭阶级制度,根据规定,小孩并不是独立的人,而是父母的财产。因此,如果一个上等人杀了另一个上等人的女儿,惩罚就是把凶手的女儿给杀了。这对我们看来可能荒谬至极,凶手本人逍遥自在,但他无辜的女儿却得赔上一命。但在汉谟拉比和当时的巴比伦人看来,这再公平正义不过。《汉谟拉比法典》背后的一项重要假设,就是只要国王的臣民全部接受各自的阶级角色、各司其职,整个帝国上百万的人民就能有效合作。这么一来,这个社会不但能为所有成员生产足够的粮食、有效分配,还能保护国家抵抗敌人,甚至是扩张领土,好取得更多财富、更多安全保障。


汉谟拉比去世3500年后,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的民众认为英国国王对待他们不公,于是各殖民地代表群聚费城,于1776年7月4日宣布,所有殖民地的民众不再是英国王室的子民。美国的《独立宣言》宣告自己是普遍和永恒的正义原则,而这则宣言也像《汉谟拉比法典》一样找了神祇来背书。然而,美国神指示的至高原则,却似乎和巴比伦神指示的有所出入?美国《独立宣言》主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如《汉谟拉比法典》,美国《独立宣言》也承诺着如果人类依照其中规定的神圣原则行事,数百万的民众就能彼此合作无间、生活安全和平、社会公平且繁荣。和《汉谟拉比法典》一样,美国《独立宣言》的效力不仅限于当时当地,而是让后世子孙依然奉为圭臬。现在已经过了超过两百年,但美国学童仍然要抄写、背诵这份宣言。


这两份文本让我们左右为难,不管是《汉谟拉比法典》还是美国《独立宣言》,都声称自己说的是普遍且永恒的公平正义原则,但美国人认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而巴比伦人显然并不这样认为。但事实上,他们都错了。不管是汉谟拉比还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心中都有个想象的现实,想象着这个世界有着放诸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例如平等或阶级),但这种不变的原则其实只存在于智人丰富的想象力里,只存在于他们创造并告诉彼此的虚构故事中。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的正确性。


对我们来说,听到要把人分成“上等人”或“平民”,大概都会同意这只是一种想象。但其实,即使说的是“人人平等”,也只是虚构的概念。到底所谓人人平等是什么?除了想象中之外,有没有什么客观的事实可以说我们人人平等?人类彼此在生物学上都相等吗?从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再重新看一次美国《独立宣言》里最著名的段落: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一开始,英文讲到人人生而平等用的词是“create”(创造),但生物学并没有“创造”,而是演化。演化铁定没有“平等”这回事,所谓平等的概念,是与“创造”的概念紧密相关。美国人的“平等”观念来自基督教,基督教认为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由上帝创造,而所有灵魂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但是,如果我们不相信基督教那一套关于上帝、创造和灵魂的神话故事,那所谓人人“平等”究竟是什么意思?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每个人身上带的基因码都有些许不同,而且从出生以后就接受着不同的环境影响,发展出不同的特质,导致不同的生存概率。“生而平等”其实该是“演化各有不同”。


而根据生物学,人并不是“创造”出来的,自然也就没有“造物者”去“赋予”人类什么。个体诞生的背后就只是盲目的演化过程,而没有任何目的。所以“造物者赋予”其实就只是“出生”。


同样,生物学上也没有“权利”这种事,只有各种器官、能力和特性。鸟类会飞就是因为它们有翅膀,可不是因为有什么“飞的权利”。此外,这些器官、能力和特性也没有什么“不可剥夺”的问题,它们常常会不断突变,还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完全消失。例如鸵鸟,就是失去了飞行能力的鸟类。所以,“不可剥夺的权利”其实是“可变的特性”。


那我们要问,究竟人类演化有什么特性?“生命”倒是毋庸置疑,不过“自由”又是怎么回事?生物学可不讲自由这种东西。“自由”就像是“平等”、“权利”和“有限公司”,不过是人类发明的概念,也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要说人类在民主社会是自由的,而在独裁统治下是不自由的,这点完全没有意义。最后,“幸福”又是什么?到目前为止,生物学研究还是没办法为“幸福”明确下个定义,也没办法客观测量“幸福”。大部分的生物研究都只认可“快感”确实存在,也能有比较容易的定义和测量方式。所以,“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其实只是“生命和追求快感”。


因此,我们来看看美国《独立宣言》改用生物学、科学的角度来写该是如何: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演化各有不同,出生就有某些可变的特性,其中包括生命和追求快感。


上面这段推论过程,如果是平等权和人权的激进分子看到可能会大发雷霆,大声驳斥:“我们知道人在生物学上不相等!但是如果大家都相信人人在本质上平等,就能创造出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这点我完全赞成,但这正是我所说“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这种由想象所建构的秩序绝非邪恶的阴谋或是无用的空谈,而是唯一能让大群人类合作的救命仙丹。但也别忘了,汉谟拉比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捍卫他的阶级原则:“我知道所谓上等人、平民和奴隶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我们这么相信,就能创造出一个稳定繁荣的社会。”


真正的坚信者


很多读者读到上面这一节,可能都觉得如鲠在喉。毕竟那就是我们中的多数人今天所接受的教育。我们说《汉谟拉比法典》是虚构故事,并不会觉得难以接受,但说到人权也只是虚构的故事,听来就有些刺耳。如果大家都发现人权不过是种想象,岂不是社会就要崩溃了吗?

讲到“神”的概念,伏尔泰就曾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汉谟拉比对于阶级原则、美国国父杰斐逊对于人权,应该也都会说出一样的话。智人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权利,就像蜘蛛、鬣狗和黑猩猩也都是如此。但可别告诉我们的仆人,免得它们半夜偷偷把我们宰了。


这种担心其实很有道理。自然界的秩序是稳定不变的,就算人类不再相信世界上有重力,重力也不会一夜之间就消失。但相反的是,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总是有一夕崩溃的风险,因为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为了维持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必须持续投入大量心力,甚至还得掺入些暴力和胁迫的成分。像是为了让民众不违反想象建构的秩序,国家就需要有军队、警察、法院和监狱不分昼夜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古巴比伦人让邻居眼睛瞎了,想要执行“以眼还眼”的规定,就不得不有些暴力的措施。而在1860年,大部分美国公民已经认为黑奴也是人,必须享有自由的权利,这时也是靠着血流无数的一场内战,才让南方各州只能黯然接受。


然而,光靠暴力还不足以维持由想象所建构出来的秩序,我们另外还需要一些真正坚信如此的信徒。法国政治家塔列朗(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的政治生涯就像条变色龙,先是路易十六的臣子,再经过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又抓准时机再次投诚,回到君主制的政体。他曾总结自己几十年任职的经验,表示“刺刀确实可以做很多事,但想安心地依靠它可是不太容易”。很多时候,一名牧师的效果大过一百个士兵,而且更便宜、更有效。此外,不管刺刀多有效,总得有人来刺。如果士兵、狱卒、法官和警察根本不相信某个想象建构的秩序,他们又怎么会照办?在所有的人类集体活动中,最难组织推动的就是暴力活动。如果说社会秩序是由武力来维持,立刻就会碰上一个问题:那军队秩序是由什么来维持?想靠威胁来维持军队组织显然不太可行。至少必须有某些军官和某些士兵真正相信某些事情,不管是上帝、荣誉、祖国、男子气概,或是单纯相信金钱也成。


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关于那些站在社会金字塔顶端的人。如果他们并不相信这些想象的秩序,他们又为什么要推动这种秩序呢?常有人说这些人其实什么都不信,只是贪婪而已。


但这种说法有问题。如果真的是什么都不信(像是犬儒学派),就很难是个贪婪的人,毕竟客观来说,只是单纯要满足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并不难。而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多余的钱就可以用来盖金字塔、到世界各地度假、资助竞选活动、提供资金给你最爱的恐怖组织或是投入股市再赚更多的钱,但对真正的犬儒主义者来说,这一切贪婪的事都毫无意义。创立犬儒学派的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Diogenes),就住在一个桶里。据说有一天他正在做日光浴,当时权倾天下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来找他,想知道他是否需要些什么,而且保证自己会尽力协助。第欧根尼回答:“确实,有件事可以请你帮个忙。麻烦你移动一下,别再挡住我的阳光。”



正因如此,犬儒主义者不可能建立起帝国,而且如果人们希望某个由想象建构出的秩序能维持久远,大部分的人(特别是大部分的精英分子)就必须真正相信它。如果不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绝不可能持续了两千多年。如果不是大多数的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相信人权,美国的民主也不可能持续了250年。如果不是广大的投资人和银行家都相信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体系连一天也不可能继续存在。


革命的受害者-绵羊,山羊,猪,鸡之动物的命运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 17]

革命的受害者

浮士德跟魔鬼交易,人类则跟谷类交易。但人类做的交易不只这一项,另一项则是和绵羊、山羊、猪、鸡之类的动物命运有关。过去四处流浪的采集部落会跟踪猎杀野绵羊,也逐渐改变了羊群的组成。第一步可能是开始挑选猎物。人类发现,如果猎杀的时候只挑成年公羊或是年老生病的羊只,对人类来说反而有利。放过有繁殖能力的母羊和年轻的小羔羊,当地羊群就可长可久。至于第二步,可能是积极赶走狮子、狼和敌对的人类,保护羊群不受掠食者侵扰。第三步可能就是将羊群赶到某个狭窄的峡谷,方便控制和保护。最后一步,就是在羊群当中做出更谨慎的挑选,好符合人类的需要。其中,最具侵略性的公羊是人类想控制羊群最大的阻力,所以第一个就宰它们。至于瘦小或是太有好奇心的母羊也是除之而后快。(太有好奇心,就容易走得离羊群远远的,对牧羊人来说可不是好事。)于是,一代一代下去,绵羊也就越变越胖,越来越温和,也越来越不那么好奇了。就是这样,英文才会有首童谣,唱着玛莉有只小绵羊,而且玛莉去哪它就跟到哪。


另外一种可能,则是猎人一开始是抓住一只羔羊来“收养”一下,在食物无虞的时候养个几个月,等到比较没食物的季节就宰来吃。等到了某个阶段,这种先养再杀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有些羊甚至被养到进入青春期,开始生出小羊来。那些生下来之后最具侵略性、不听话的,就会先遭到宰杀。至于最乖、最听话的羊,则被饶下小命,继续再生小羊。结果一样就是有了一群驯化、温顺的羊。


这样经过驯化的家畜(羊、鸡、驴等等)能够为人类提供食物(肉、奶、蛋)、原料(皮、毛),以及兽力。于是,以前必须由人自己来做的工作(像是搬运、翻地、磨谷物等等),许多都开始交给了其他动物。在大多数的农业社会里,人类的第一重点是种植农作物,第二才是饲养动物。但是有些地方也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社会,主要就是靠着剥削利用其他动物为生:游牧部落。


人类扩张到世界各地,家畜也跟着他们的脚步移动。1万年前,全球只有在亚非大陆的几个特定地点有绵羊、牛、山羊、野猪和鸡,总数大约几百万只,但现在全球有大约10亿只绵羊、10亿只猪、超过10亿只牛,更有超过250亿只鸡,而且是遍布全球各地。家鸡是有史以来最普遍的鸟类。至于大型哺乳类除了以智人居首,后面的二三四名就是驯化的牛、猪和羊。从狭隘的演化观点来看,演化成功与否的标准就在于DNA的拷贝数,于是农业革命对于鸡、牛、猪、羊来说可是一大福音。


不幸的是,演化观点并不是唯一判断物种成功与否的标准。它一切只考虑到生存和繁殖,而不顾个体的痛苦或幸福。虽然就演化而言,驯化的鸡和牛很可能是最成功的代表,但它们过的其实是生物有史以来最惨的生活。动物的驯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野蛮作为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前行,残忍程度只增不减。


野生鸡的自然寿命大约是7~12年,牛则是20~25年,虽然在野生环境它们多半都活不到这个岁数,但至少还有相当机会可以活个好一阵子。相较之下,出于经济考虑,驯化后的肉鸡和肉牛不过出生几周和几个月,就到了最佳屠宰年龄,于是一命归天。(如果养一只鸡只要三个月就已经达到体重最重的状态,又何必再多喂好几年?)


蛋鸡、奶牛和提供劳力的役用动物有时候能多活上几年,但代价就是过着完全不符合它们天性和渴望的生活。举例来说,不难想象牛宁愿优哉游哉地在开阔的草原上整天漫步,有其他牛做伴,而不是被一个猿类在身后挥着鞭子,要它拉车拖犁。


为了把牛、马、驴、骆驼训练成听话的役用动物,就必须打破它们的天性和社会连接,抑制它们的侵略和性能力,并且限制它们的行动自由。农民还发明各种控制技术,像是把动物关在兽栏和兽笼里、套上枷锁链条,用皮鞭和刺棒来训练,甚至刻意造成动物伤残。驯化动物的过程几乎总是会将雄性阉割,好抑制雄性的侵略性,也让人类能够控制挑选牲畜的生育。


在许多新几内亚的部落社会里,想判断一个人富不富有,就要看他/她有几头猪。而为了确保猪跑不掉,新几内亚北部的农民会把猪的鼻子切掉一大块。这样一来,每次猪想闻东西,都会感到强烈的疼痛,不但无法觅食,甚至连找路都做不到,于是不得不完全依赖人类主人。在新几内亚的另一个地区,人们甚至还习惯直接把猪的眼睛挖掉,杜绝它们逃跑的可能。


图11 公元前1200年的埃及坟墓壁画:有一对牛在耕田。野生的牛群可以自在漫游,也有自己复杂的社会结构。但牛遭到阉割和驯化之后,一辈子就只能耗费在人类的鞭子下、狭窄的牛棚里,独自或成对提供劳力,既不符合身体自然,也无法满足其社会及情感需求。等到牛拉不动犁了,就只有被屠宰一途。(但请注意,这位埃及农民也是驼着背做事;这跟牛没什么两样,就是一辈子做着有害身体、心灵和社会关系的劳力工作。)


乳品业自有一套来强迫动物听话。奶牛、山羊和绵羊只有生了小牛小羊之后才会产奶,而且也仅限哺乳期这一段时间。想要动物不断供奶,农民必须让它们生下小牛小羊,但又不能让小牛小羊把奶吸光。所以,整个历史上常用的方法就是干脆等到小牛小羊出生后不久就全宰了,如此一来人类就能霸占所有牛奶羊奶,等到它们停奶之后再重新怀胎即可。听来残忍,但甚至到现在这种做法仍然十分普遍。在许多现代的酪农场里,奶牛通常只能活到5岁就会被宰杀。这5年中,它几乎一直在怀孕,为了维持最大的产奶量,在分娩后大约60~120天就要再次受精。至于它的小牛们,则是一出生没多久就被带走,母的被养大成为新一代的奶牛,而公的就进了肉类产业的手里。


另一种方式,是虽然容许小牛小羊接近妈妈,却用上各种方式不让它们喝得太多。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小牛小羊开始吸奶,但在奶要流出来之前就把它们抱走。可以想见,这种方式会同时受到母亲和孩子两方的抗拒。有些畜牧部落过去的做法,是将小牛小羊宰杀食用,但拿东西塞回空的毛皮做成标本,再送回妈妈身边刺激它们产奶。而在苏丹的努尔族(Nuer)还更进一步,在标本上涂着牛妈妈的尿液,所以这只假小牛连闻起来也很像个样子。努尔族的另一项技术则是在小牛的嘴边绑上一圈刺,小牛想吃奶就会刺伤牛妈妈,好让牛妈妈排斥让小牛吃奶。31撒哈拉的图阿雷格族(Tuareg)养骆驼,他们过去会将小骆驼的鼻子和上唇的部分穿孔或切除,如此一来只要一吸奶就会疼痛,也就不会喝得太多。


* * *


也不是所有农业社会都对他们农场里的动物如此残酷。某些家畜的日子还是过得相当不错。像是拿来剃毛的羊、宠物狗和猫,以及战马和赛马,常常就过得相当惬意。古罗马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据说还曾经打算任命他最爱的马“英西塔土斯”(Incitatus)为执政官。综观历史,牧者和农民对他们的动物还是抱有感情、照顾有加,正如许多奴隶的主人也会对奴隶关心照顾。所以,君王和先知会把自己营造成牧者的形象也就不那么意外,他们和他们的神照顾子民的方式,确实也像是牧羊人照顾羊群一般。


然而,如果从牛羊的观点而非牧者的观点来看农业革命,就会发现对绝大多数的家畜来说,这是一场可怕的灾难。这些演化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濒临绝种的野生犀牛,比起被关在小格子里变肥、等着成为鲜美牛排的肉牛,日子应该还是好过得多。虽然自己的物种即将灭绝,但这丝毫不会影响那头野生犀牛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相较之下,肉牛这个物种虽然在数量上大获成功,却完全无法安慰那些单独个体所承受的痛苦。


我们从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重要一课,很可能就是物种演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研究像小麦和玉米这些植物的时候,或许纯粹的演化观点还有些道理。但对于像是牛、羊、智人这些有着复杂情感的动物来说,就必须想想演化上的成功会对个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在下面的章节还会一再看到,每当人类整体的能力大幅增加、看来似乎大获成功,个人的苦痛也总是随之增长。


图12 一头在现代化畜牧场里的小牛。小牛出生后立即与母亲分开,关在一个不比身体大多少的笼子里。小牛得在这里度过一辈子,但它的一辈子平均也只有大约四个月。它这一辈子再也不会离开笼子,从没有机会和其他小牛玩,甚至连走路的机会也被剥夺;这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它的肌肉运动而变硬。肌肉越柔软,牛排也就越鲜嫩、多汁。于是,这只小牛第一次有机会走路、伸展筋骨、遇见其他小牛的时候,也就是在前往屠宰场的路上。就演化而言,牛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动物。但同时,它们也是地球上生活最悲惨的动物。



奢侈生活的陷阱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 16]

奢侈生活的陷阱


农业的兴起并非一夜之间,而是历时数千数百年的缓慢过程。过去,智人部落的生活就是采集蘑菇和坚果、猎捕野鹿和野兔,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决定定居、不再搬迁,而开始耕田、种小麦、从河里挑水。这种改变分阶段进行,每次只是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在大约7万年前,智人到达了中东。而在接下来的5万年间,智人在那里不用什么农业也能顺利繁衍。光是当地的天然资源,就足以养活这些人口。资源多的时候,孩子就多生几个;资源少了,就少生几个。人类就像许多哺乳动物一样,自然有荷尔蒙和遗传机制来控制生育数。营养充足的时候,女性比较早进入青春期,成功怀孕的概率也比较高。而在土地贫瘠、营养不足的时候,女性进入青春期要来得晚,生育能力也下降。


人口管制除了以上这些自然机制之外,还有文化机制。对于四处迁移的采集者来说,婴儿和幼童行动迟缓、需要额外照顾,会造成负担。所以,当时每个子女至少会相隔三到四岁。而女性能控制这点的方式,靠的就是一天24小时都待在孩子旁边照顾着,直到孩子大一点为止(毕竟没多久就得哺乳一次,男人想来干些什么也不太方便,于是可以大幅减少怀孕的机会)。至于其他方法,还包括完全或部分禁欲(有些还用文化禁忌来支持这种做法)、人工流产,偶尔还有杀婴。


在这漫长的数千年间,人类偶尔会吃吃小麦,但绝非以它为主食。而在大约18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全球气候变暖。随着气温上升,降雨也增多。在中东,这种新气候非常适合小麦和其他谷物生长,于是这些作物也繁衍蓬勃。人类的小麦食用量开始增加,并且在不经意间助长了小麦的生长。当时采集到野生谷类,必须先筛一筛、磨一磨,再煮过之后才能食用;正因如此,人类采集这些谷物之后,要带回他们居住的临时地点来处理。小麦种籽粒小而多,在送回部落的途中必然会有一些掉到地上。慢慢地,人类最常走的路径附近或是居住营地的周围也就长起了越来越多的小麦。


甚至,人类放火烧毁森林和灌木丛的时候,等于帮了小麦一把。大火清掉了树木和灌木,于是小麦和其他草类就能独占阳光、水和养分。在小麦生长特别茂盛的地方,猎物和其他食物来源也丰富,于是人类部落逐渐能够放弃四处流浪的生活方式,在某地住上一个季节,甚至就形成永久聚落。


一开始,他们可能待上大约四个星期来收获小麦。等到过了一个世代,小麦数量和面积大增,于是他们得待上五个星期,接着就是六个星期、七个星期,最后终于形成永久的村落。


在整个中东地区,都能够发现这种定居下来的证据,特别是在黎凡特地区(Levant,指地中海东部沿岸及岛屿)更是常见。从公元前12500年到公元前9500年,黎凡特曾有十分兴盛的纳图芬(Natufian)文化,纳图芬人属于狩猎采集者,以数十种野生物种维生,但永久定居在村落里,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辛勤采集、研磨各种野生谷物。他们会盖起石造的房舍和谷仓,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还会发明新的工具,像是发明石镰刀收割野生小麦,再发明石杵和石臼来加以研磨。


而在公元前9500年之后,纳图芬人的后代除了继续采集和研磨谷物,还开始以越来越精细的手法来培养种植。采集野生谷物的时候,他们会小心留下一部分,作为下一季播种之用。他们也发现,播种的时候如果把种子深深埋到地下,而不是随便撒在地面,效果会好很多。于是,他们开始犁地整地,也一步步开始除草、防虫、浇水、施肥。随着越来越多的心力时间都用来种谷物,采集和狩猎的时间也就被挤压。于是,采集者逐渐变成了农民。


然而,从采集的野生小麦变成种植驯化的小麦之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分界点,所以很难断定人类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了农业时代。但是,到了公元前8500年,中东已经四处散布着像是杰里科这种永久村落,村民大部分的时间就是种植培育着少数几种驯化后的物种。


随着人类开始住进永久村落、粮食供给增加,人口也开始增长。放弃过去流浪的生活之后,女性也可以每年都生孩子了。而这时婴儿也较早断奶,而以粥来代替。毕竟田里需要人手,妈妈得赶快回到农活。然而,人口一多,就耗去了原本的粮食剩余,于是耕种面积又得加大。这时,因为人类开始定居在易有疾病肆虐的聚落,孩子吃母乳的比率越来越少,吃谷类则越来越多,再加上得要共享这些粥的兄弟姐妹也越来越多,让儿童死亡率一路飙升。在大多数的远古农业社会里,至少1/3的儿童无法长到二十岁成人。27然而,人口出生的速度仍然大于死亡速度,人类养育子女的数字也居高不下。


随着时间过去,种麦子这个原本看来划算的选择,变成越来越沉重的负担。儿童大批死亡,而成人也得忙得满头大汗,才能换得面包。公元前8500年杰里科人过的生活,平均来说要比公元前9500年或公元前13000年更为辛苦。但没有人发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每一代人都只是继续着上一代生活的方式,在这里修一点,那里改一些。但矛盾的是,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的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


为什么人类会犯下如此致命的误判?其实人类在历史上一直不断重蹈覆辙,道理都相同: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各种决定最后的结果。每次人类决定多做一点事(像是用锄头来耕地,而不是直接把种子撒在地上),我们总是想:“没错,这样是得多做点事。不过收成会好得多!就再也不用担心荒年的问题了。孩子也永远不用挨饿入睡。”确实这也有道理。工作努力辛苦一些,生活也就能过得好一点。不过,这只是理想的状况。


计划的第一部分进行得很顺利。人们确实工作得更努力也更辛苦。但大家没想到孩子的数量也多了,于是多出的小麦也就有更多小孩要分。这些远古的农民也没想到,母乳喂得少了,粥喂得多了,就让孩子的免疫系统下降,而且永久聚落也成了疾病传染的温床。他们也没有预见到,由于增加了对单一食物来源的依赖,实际上他们使自己更容易受到旱灾的威胁。这些农民还没想到,丰收年他们粮仓满满,却会引来盗贼和敌人,迫使他们得筑起高墙、严加警戒。


这样一来,发现苗头不对,为什么他们不赶快放弃农耕,回到采集生活?部分原因在于,所有改变都必须点点滴滴累积,经过许多代的时间,才能够改变社会;等到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人记得过去曾经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选了。另一部分,是因为人口增长就像是破釜沉舟。


一旦采用农耕之后,村落的人口从100人成长到110人,难道会有10个人自愿挨饿,好让其他人可以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这已经再无回头路。人类发现时,已经深陷陷阱、无法自拔。


于是,种种想让生活变得轻松的努力,反而给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而且这可不是史上的最后一次。就算今天,仍然如此。有多少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大企业、从事各种劳心劳力的工作,发誓要努力赚钱,好在35岁就退休,去从事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业?但等他们到了35岁,却发现自己背着巨额贷款,要付子女的学费,要养在高级住宅区的豪宅,每家得有两部车,而且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高级红酒和国外的假期。他们该怎么做?他们会放下一切,回去野外采果子挖树根吗?当然不可能,而是加倍努力,继续把自己累得半死。


奢侈品史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原本的奢侈品往往最后会成为必需品,而且带来新的义务。等到习惯某种奢侈品,就开始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接着就是一种依赖。最后,生活中就再也不能没有这种奢侈品了。让我们用现代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来解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有许多本该会让生活轻松省时又如意的发明,像是洗衣机、吸尘器、洗碗机、电话、手机、计算机、电子邮件等等。在以前,寄信是件麻烦事,得亲手动笔、写信封、贴邮票,还得再走到邮筒那里去寄。想得到回信,可能得等上几天、几星期,甚至是几个月。至于现在,我可以随手就寄一封电子邮件,传送到地球的另一边,而且如果收件人在线,可能只要一分钟就能收到回信了。我确实省下了所有麻烦和时间,但生活真的更轻松了吗?


可惜事与愿违。在传统信件的年代,我们通常只有最重要、不得不联络的事才会写信。写起信来也不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字斟句酌、考虑再三。而且,通常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也不会有人急于立刻回复。但在今天,我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电子邮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响应。我们以为自己省下了时间;然而,我们其实是把生活的步调加速成过去的十倍快,于是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三不五时,总有些反对提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勒德分子(Luddite)坚持不用电子邮件,就像几千年前,也有某些人类部落拒绝农业,所以躲过了奢侈生活的陷阱。然而,农业革命要成功,并不需要某个地区的所有部落都无异议通过。一切都只从“一个部落”开始。不论是在中东还是中美洲,只要有一个部落定居下来、开始耕作,走向农业的趋势就已经无法抗拒。由于农业可促成人口迅速增长,通常农业部落光靠人数就已经大胜采集部落。这时,采集部落只剩两种选择,第一是逃跑,放任自己的猎场成为农场和牧场;第二就是拿起锄头,自己加入农业的行列。无论哪种选择,都代表旧的生活方式注定将要凋零。


这个关于奢侈生活陷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教训。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并没有人在背后操纵农业革命发生,或是意图让人依赖谷类维生。一开始只是各种小事,主要就是希望吃饱一点、生活安全一点,但最后累积引起的效应,就是让远古的采集者开始花上整天的时间,在烈日之下挑水务农。


神圣的干预


以上这种讲法,认为农业革命就是判断错误的结果。确实有可能,毕竟历史上还满是错得更离谱的例子。不过也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或许我们远古祖先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要让生活轻松点?或许智人是有其他的目标,所以自愿过得辛苦一点,好实现这些目标?


讲到历史发展,科学家常常会归咎于某些冷冰冰的经济和人口因素,毕竟这和他们理性、数学的思考方法比较合拍。但讲到现代历史的时候,因为有大量的书面证据,所以学者不得不考虑非物质的因素,例如意识形态和文化。像我们有足够的文件、书信、回忆录,证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并非粮食短缺或人口压力。然而,像纳图芬文化并未留下任何文献档案,所以讲到远古时代,唯物主义学派说话总是比较大声。对于这些文字出现前的时代,就算我们认为这些人行事的原因是出于信仰而非经济所需,实在也很难证明。


然而,我们很幸运地在极少数的案例中找到极有力的线索。1995年,考古学家开始挖掘位于土耳其东南部的哥贝克力石阵(Göbekli Tepe)。在这最古老的地层里,他们找到的不是聚落、房舍或日常活动的迹象,而是雄伟的石柱结构,它们雕饰华美、令人惊叹。这里每根石柱重达7吨、高5米。在附近的一个采石场,甚至还发现了一根尚未完工的石柱,重达50吨。全部加起来,总共有十多个遗迹结构,规模最大的宽度近30米。


图10 左:哥贝克力石阵的巨大遗迹结构。右:其中一根雕刻石柱(高约5米)。

全球各地都有这样令人惊叹的遗迹结构,最著名的是英国的巨石阵(Stonehenge),但哥贝克力石阵有一点特别惊人。巨石阵的年代约是公元前2500年,是由一个已经相当发达的农业社会所建造。但哥贝克力石阵的年代约是公元前9500年,所有证据都显示,它是由狩猎采集者建造而成。一开始,考古学界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但经过一次又一次检视之后,无论是这个结构的年代,还是建造者尚未进入农耕社会,都是毋庸置疑的。看起来,过去我们对于远古采集者的能力和他们文化的复杂程度,都是严重低估。


为什么采集社会想兴建这样的结构?这种结构看来并没有什么实质用途,既不是大型屠宰场,也没办法用来避雨或躲狮子。所以,我们只能推论这是为了某种神秘的文化目的,而考古学家到现在也还在伤脑筋。不论用途为何,都能肯定采集者愿意为它花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想要盖起哥贝克力石阵,必然需要集合数千位来自不同部落的采集者,长时间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如果背后没有成熟的宗教或意识形态系统,就万万不可能做到。


哥贝克力石阵还有另一件耸人听闻的秘密。多年以来,基因学家一直想找出驯化小麦的起源。最近的发现显示,至少有一种驯化的小麦就起源于附近的喀拉卡达山脉(Karaçadag),距离哥贝克力石阵只有30公里远。


这几乎不可能只是巧合。很有可能,哥贝克力石阵的文化中心就与人类首次驯化小麦(或小麦驯化人类)有着某种关联。养活建造和使用这些巨型结构的人,需要非常大量的食物。所以,采集者之所以从采集野生小麦转而自行种植小麦,可能并不是为了增加日常食物供应,而是为了支持某种神庙的建筑和运作。在传统的想象中,人是先建立起村落,接着等到村落繁荣之后,再在村落中心盖起信仰中心。但哥贝克力石阵显示,很有可能其实是先建立起信仰中心,之后才围绕着它形成村子。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part 15]

图9 大约3500年前的埃及墓穴壁画,描绘典型的农业景象。


 第五章
史上最大骗局


人类曾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靠采集及狩猎维生,并不会特别干预动植物的生长情形。直立人、匠人或是尼安德特人都会采集野无花果、猎捕野绵羊,但不会去管究竟无花果树该长在哪,羊该在哪片草地吃草,又或是哪只公羊该跟母羊交配。虽然智人从东非来到中东、欧洲、亚洲,最后到了澳大利亚和美洲,但不管他们到了什么地方,仍然就是靠野生的动植物维生。毕竟,如果现在的生活方式就吃得饱,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政治情况也都稳定多元,何必自找麻烦改来改去?


这一切在大约1万年前全然改观,人类开始投入几乎全部的心力,操纵着几种动植物的生命。从日升到日落,人类忙着播种、浇水、除草、牧羊,一心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更多的水果、谷物和肉类。这是一场关于人类生活方式的革命:农业革命。


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始于大约公元前9500年~公元前8500年,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和地中海东部的丘陵地带。这场改变一开始速度缓慢,地区也有限。小麦与山羊驯化成为农作物和家畜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前9000年,豌豆和小扁豆约在公元前8000年,橄榄树在公元前5000年,马在公元前4000年,葡萄则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于骆驼和腰果等其他动植物驯化的时间还要更晚,但不论如何,到了公元前3500年,主要一波驯化的热潮已经结束。即使到了今天,虽然人类有着种种先进科技,但食物热量超过90%的来源仍然是来自人类祖先在公元前9500年到公元前3500年间驯化的植物: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在过去2000年间,人类并没有驯化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动植物。可以说,人到现代还有着远古狩猎采集者的心,以及远古农民的胃。


学者曾经以为农业就是起源于中东,再传布到全球各地,但现在则认为农业是同时间在各地独自发展而开花结果,而不是由中东的农民传到世界各地。中美洲人驯化了玉米和豆类,但不知道中东人种了小麦和豌豆。南美人学会如何栽培马铃薯和驯养骆马,但也不知道在墨西哥或地中海东部又发生了什么事。中国最早驯化的是稻米、小米和猪。北美最早的农夫,也是因为懒得再在树丛里四处寻找南瓜,决定干脆自己种。新几内亚驯化了甘蔗和香蕉,西非农民也驯化了小米、非洲稻、高粱和小麦。就从这些最早的出发点,农业开始往四方远播。到了公元1世纪,全球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从事农业。


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不是澳大利亚、阿拉斯加或南非?原因很简单:大部分的动植物其实无法驯化。虽然智人能挖出美味的松露、猎杀毛茸茸的长毛象,但真菌太难捉摸,巨兽又太过凶猛,于是想自己种或自己养真是难上加难。在我们远古祖先所狩猎采集的成千上万物种中,适合农牧的只有极少数几种。这几种物种只生长在特定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也正是农业革命的起源地。



地图2 农业革命的时间和地点。这项资料尚未定案,地图也不断依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新中。


* * *


学者曾宣称农业革命是人类的大跃进,是由人类脑力所推动的进步故事。他们说演化让人越来越聪明,解开了大自然的秘密,于是能够驯化绵羊、种植小麦。等到这件事发生,人类就开开心心地放弃了狩猎采集的艰苦、危险、简陋,安定下来,享受农民愉快而饱足的生活。


这个故事只是幻想。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人类越来越聪明。早在农业革命之前,采集者就已经对大自然的秘密了然于胸,毕竟为了活命,他们不得不非常了解自己所猎杀的动物、所采集的食物。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生活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狩猎采集者的生活其实更为丰富多变,也比较少会碰上饥饿和疾病的威胁。确实,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得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要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史上最大的一桩骗局。


谁该负责?这背后的主谋,既不是国王,不是牧师,也不是商人。真正的主要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如果我们用小麦的观点来看看农业革命这件事,在1万年前,小麦也不过就是许多野草当中的一种,只出现在中东一个很小的地区。但就在短短1000年内,小麦突然就传遍了世界各地。


生存和繁衍正是最基本的演化标准,而根据这个标准,小麦可以说是地球史上最成功的植物。以北美大平原为例,1万年前完全没有小麦的身影,但现在却有大片麦田波浪起伏,几百公里内完全没有其他植物。小麦在全球总共占据大约225万平方公里的地表面积,快有英国的10倍大小。究竟,这种野草是怎么从无足轻重变成无所不在?


小麦的秘诀就在于操纵智人、为其所用。智人这种猿类,原本靠着狩猎和采集过着颇为舒适的生活,直到大约1万年前,才开始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来培育小麦。而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全球许多地方的人类都开始种起小麦,从早到晚只忙这件事就已经焦头烂额。种小麦可不容易,照顾起来处处麻烦。第一,小麦不喜欢大小石头,所以智人得把田地里的石头捡干净搬出去,搞得腰酸背痛。第二,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我们看到男男女女在烈日下整天除草。第三,小麦会得病,所以智人得帮忙驱虫防病。第四,不论是蝗虫还是兔子,都不排斥饱尝一顿小麦大餐,但小麦完全无力抵抗,所以农民又不得不守卫保护。最后,小麦会渴,所以人类得从涌泉或溪流大老远把水引来,为它止渴;小麦也会饿,所以智人甚至得收集动物粪便,用来滋养小麦生长的土地。


智人的身体演化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这些活动,我们适应的活动是爬爬果树、追追瞪羚,而不是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于是,人类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代价。研究古代骨骼发现,人类进到农业时代后出现了大量疾病,例如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此外,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其实不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而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驯化”(domesticate)一词来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小麦究竟做了什么,才让智人放弃了本来很不错的生活,换成另一种悲惨的生活方式?它提供了什么报酬?就智人的饮食来说,其实并没有更好。别忘了,人类原本就是种杂食的猿类,吃的是各式各样的食物。在农业革命之前,谷物不过是人类饮食的一小部分罢了。而且,以谷物为主的食物不仅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不足、难以消化,还对牙齿和牙龈大大有害。


而就民生经济而言,小麦也并未带来经济安全。比起狩猎采集者,农民的生活其实比较没保障。采集者有几十种不同的食物能够维生,就算没有存粮,遇到荒年也不用担心饿死。即使某物种数量减少,只要其他物种多采一点、多猎一些,就能补足所需的量。然而,一直到最近为止,农业社会绝大多数饮食靠的还是寥寥无几的少数几种农业作物,很多地区甚至只有一种主食,例如小麦、马铃薯或稻米。所以,如果缺水、来了蝗灾又或是爆发真菌感染,贫农死亡人数甚至有可能达到百万。


再就人类暴力而言,小麦也没办法提供人身安全。农业时代早期的农民,性格并不见得比过去的采集者温和,甚至还可能更暴力。毕竟现在他们的个人财产变多,而且还需要土地才能耕作。如果被附近的人抢了土地,就可能从温饱的天堂掉进饥饿的地狱,所以在土地这件事上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过去,如果采集者的部落遇到比较强的对手,只要撤退搬家就能解决。虽然说有些困难和危险,但至少是个可行的选项。但如果是农民遇到了强敌,撤退就代表着得放弃田地、房屋和存粮。很多时候这几乎就注定了饿死一途。因此,农民常常得死守田地,双方拼个你死我活。


许多人类学和考古研究显示,在只有基本的村庄和部落政治结构的农业社会中,人类暴力行为造成15%的总死亡数,而在男性之间则是25%。现在的新几内亚还有达尼(Dani)和恩加(Enga)两个农业部落社会,暴力造成男性死亡所占百分率分别是30%和35%。而在厄瓜多尔的瓦拉尼人(Waorani),成年人甚至约有50%会死在另一个人的暴力行为之下!25慢慢地,人类发展出进阶的社会结构,如城市、王国、国家,于是人类的暴力也得到了控制。不过,这样庞大而有效的政治结构可是足足花了数千年,才终于建立起来。


当然,农村生活确实为第一代农民带来了一些直接的利益,像是比较不需要担心野兽袭击、风吹雨淋,但对一般人来说,可能其实弊大于利。现代社会繁荣富庶,可能我们很难理解弊处何在,毕竟这一切的富裕和安全都是建立在农业革命之上,所以我们也就觉得农业革命真是个美妙的进步。然而,我们不能光用今天的观点来看这几千年的历史。一个更具代表性的观点,可能是1世纪汉代某个女孩因为家里的农作物歉收而饿死。她会不会说:“虽然我饿死了,但我知道在两千多年后,人类能够吃喝不尽,住在有空调的豪宅里,所以我的牺牲也都值得了?”


对于那个营养不良的汉代女孩或是所有农民来说,小麦究竟给了他们什么?对于个人来说,小麦根本算不上给了什么。但对于智人这个物种整体来说,小麦的影响就十分深远。种植小麦,每单位土地就能提供更多食物,于是智人的数量也呈指数成长。大约在公元前13000年,人类还靠采集和狩猎维生的时候,巴勒斯坦的杰里科(Jericho)绿洲一带,大概可以养活一个有百名成员的采集部落,而且人们相对健康、营养充足。到了大约公元前8500年,野生植物的荒野成了片片麦田,这片绿洲这时养活了约有千人的农村,但人口密度也因此增大,而且成员染病及营养不良的情形要比过去严重太多。


如果要衡量某种物种演化成功与否,评断标准就在于世界上其DNA螺旋的拷贝数的多寡。这很类似于货币的概念,就像今天如果要说某家公司行不行,我们看的是它的市值有多少钱,而不是它的员工开不开心;物种的演化成功,看的就是这个物种DNA拷贝数在世界上的多寡。如果世界上不再有某物种的DNA拷贝,就代表该物种已经绝种,也等于公司没有钱而宣告倒闭。而如果某个物种还有许多个体带着它的DNA拷贝存在这个世上,就代表着这个物种演化成功、欣欣向荣。从这种角度看来,1000份DNA拷贝永远都强过100份。这正是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但是,身为个人,为什么要管这种演化问题?如果有人说,为了“增加智人基因组在世界上的拷贝数”,希望你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你会同意吗?没有人会同意这笔交易。简单说来,农业革命就是一个陷阱。



韩国冷面便当◎附:日本的冷面

韩国冷面便当


◎附:日本的冷面


“生于昭和”的习惯


“昭和”这个词有怀旧的味道。就像电影“三丁目夕阳”,昭和时代特有人情味、独特的自然和人工结合的风景、带有哀伤的向上气氛,恐怕在当今日本是难于找到的。


就像中国把人分为70后、80后,日本人爱讲的是“年号”。生于昭和时代(1926-1988)的人到底有什么样的特征?我个人认为,昭和人(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大倾向是“爱惜东西”。日语里有“mottainai”(可惜了)这词,昭和人爱说这句话:看吃完的果酱瓶、蛋黄酱瓶都好好的,觉得“丢掉也mottainai”,为“会用到”的某一天在厨房角落里收起来。


这次冷面便当用的盒子是连锁餐厅吉野家的一次性外卖牛肉盖饭盒子,这样拿来给大家看有点不好意思,但我吃完盖饭后,觉得丢掉有点可惜,便把它洗干净收起来。后来想到其实这也可以用作便当盒。


冷面是在京客隆超市买的“韩国冷面”,里面有荞麦面(已熟)、调料、牛肉冷面汤包和辣酱,用开水烫一下面条即可食用,味道也不错。有时候再做便当也要懒点,这是继续做便当的秘诀之一。而且这次的盒子是吃完就可扔掉,不用回家再洗,多轻松呀!


前一阵子我在日本女性网站看到这样一个帖子:一位年轻太太抱怨,邻居阿姨常常送来自己做的家常菜,而装菜的盒子是超市的黄油包装空盒(在日本,涂面包用的黄油是装在塑料盒里卖的,每盒约300克)。这位年轻太太说,虽然这盒子是洗干净的,但还是让自己觉得不舒服。我看了倒不以为然,邻居好心送来的,只要干净可口就好。再一看,回帖里的意见和我的差不多。不少人还提醒这位太太:别人把菜装在塑料盒里,是为你着想。若装在漂漂亮亮的瓷盘里,你怎么好意思把空盘还给对方?总得附上小礼物,那这样送来送去更累人。


看来与邻居的交际也是门艺术,也要看对方是什么年代的人。不用说,那位邻居阿姨一定是正宗的“昭和人”。


所需时间:20分钟,参考成本:约9元/人


份量:1人份
材料:韩国冷面(1人份,带面条、冷面汤的,参考价格为7.5元)、鸡蛋(1个)、黄瓜(半根)、番茄(半个)

在超市买的韩国风味冷面。

其他材料都很简单。

步骤1:做水煮蛋、切配材料。
将黄瓜切丝,番茄切片,水煮蛋切一半(剩下一半在早餐时吃掉!)


装在另外空盒里。

步骤2:煮面,装盒。
这是便当用的面,到中午食用前要放几个小时的,所以煮面时间比包装上建议的时间稍微短一点,不要煮得太软,以便留下QQ的口感。



不用煮得太软。


煮好的面条用冷水(最好是饮用水)洗一洗,甩干后装盒。韩国的荞麦面很长,记得装盒后用干净的剪刀剪一下,否则吃的时候很不方便。之后放好内盖。(如下图)

先放韩国荞麦面。



最好有可以隔一层的内盖。


步骤3:放好内盖,内盖上装调味包和汤包。
盖好盖子,放在塑料袋里就OK了。因有生的材料和鸡蛋,夏天容易坏,记得拿到办公室后放在冰箱。到中午时,把汤包里的冷面汤浇在荞麦面上,加辣酱、调料(芝麻)、蔬菜、水煮蛋即可。


将汤包和调味包放进去。

完成!

请记得拿到单位后放在冰箱里。


 ◎便当小贴士:
日本的冷面

1) 荞麦面:日本的荞麦面和这次做成便当的韩国荞麦面有点不一样。日本荞麦面用的是荞麦粉和面粉(小麦),而韩国荞麦面含有荞麦面和土豆、绿豆为原料的淀粉。日本荞麦面也有人做成便当,便利店里也有卖盒装的荞麦面。韩国的荞麦面的口感很Q,我个人觉得更适合作为便当。

2) 乌龙面:乌龙面也可以做成冷面的,刚煮好的乌龙面用冷水浸一浸(口感更有弹性),另加由柴鱼片、酱油、糖、料酒制作的汤汁。

3) “冷中华”:

一盘冷面可以补充各方面的营养,夏日的最爱

日语的“冷やし中華(hiyashi-chuuka)”指的是日式拉面的夏日版。用的是“中华面(做抻面时,用的碱水的黄色拉面)”,煮好后马上用冷水洗一洗,放在盘子里。汤料以酱油、醋、糖为主料,有的地方还用芝麻酱。再加黄瓜丝、番茄、把蛋皮切丝的“锦丝玉子”、火腿丝即可。西日本的人说“冷面(reimen)”指的就是这“冷中华”,但东日本的人说“冷面”一般指的是朝鲜半岛的(韩国式或朝鲜式)冷面。



日式饭团便当◎附:饭团的细节


日式饭团便当


◎附:饭团的细节


1400年前就爱上你

中国还流行BP机的时代,我在成都学汉语。快要回国的6月底,我和法国室友一起去新疆旅游两个礼拜,路上因为小事两人决定分开行动。我从乌鲁木齐一个人到了吐鲁番,在45度的高温下走到旅馆附近的博物馆。门口有一位正打瞌睡的老爷爷,收了我2块钱后又闭上了眼睛。

博物馆二楼有好几具木乃伊,这是我第一次看的木乃伊,室内没人、很安静、灰尘很多。每位木乃伊都有不同 的“表情”,我觉得挺有意思,一个个都看得很仔细。他们都是竖着放的,我发现有一个木乃伊脚下有个4-5公分大的灰色物体。手写的说明帖子上有“饺子”两个字。它的样子又圆又滑,能想象几千年前刚煮好时肯定是很好吃。外形和现代的饺子似乎没有差别,“原来他们也吃这些的”,我心中然生对木乃伊的亲切感。出了博物馆门口,和驾驶驴车的大叔商量好价格,我坐上驴车去了葡萄园。

几年前我看到一则新闻,日本横滨的古代遗迹里挖出了碳化的大米块。经X光线检测发现,这就是带便当盒里的八个饭团。这座遗迹是日本古坟时代的,这意味着饭团是最古老的日本料理之一吧。

每到夏天我想起的是外婆做的饭团,那是小孩要用两只手才能拿稳的大型饭团,里面放一大颗梅干或酱油柴鱼片。小时候到了暑假回到外婆家住几天,外婆家离海边不远,我去游泳时她会递给我几个饭团。我还记得外婆早上在厨房里,边把手沾在放过盐巴的温水里,边做饭团的背影。这么大的饭团,若在别的地方肯定吃不完,但在海边游完泳后,不可思议地能统统吃下去。带着咸味的海风、饭团外海苔的香味,游完后的轻度疲劳感、海滩沙子的热度……这是我小时候的夏天。我相信每个日本人多多少少对饭团有类似的、带着伤感的回忆,若大家有机会,不妨问问周围的日本朋友关于饭团的回忆,说不定能听到有意思的故事哦。

所需时间:20分钟(不含煮米饭的时间),参考成本:6元

材料:刚煮好的白饭(适量)
调料:盐、梅干、柴鱼片、海苔、昆布丝等(按照个人口味)

柴鱼片小包装(3克)


步骤1:准备米饭和饭团馅。
将米饭放入大盘子里散热,以免手指烫伤。

散热散热。


柴鱼饭团:将柴鱼片放入小碗里,并加少许酱油调味。

柴鱼片。


梅干饭团:无需加工,直接放入饭团里即可。

梅干。


优可丽饭团:优可丽是调味紫菜干,可直接拌入白米饭,成型即可。

调味紫菜干。





步骤2:做饭团。
将一张保鲜膜放在手掌上,放一小碗分量的米饭。

拿一小碗份量米饭。


米饭中间放柴鱼片、梅干等馅料。

放馅料。


将米饭与馅用保鲜膜包起来。

包起来。


用双手捏成三角形。

(生姜饭团、优可丽饭团等没有馅的饭团直接用保鲜膜捏成型即可。)


步骤3:将饭团包起来。
去除保鲜膜,在饭团上贴一两张海苔或昆布丝。

贴海苔。


完成!


可以试试各种馅料。
◎便当小贴士:

饭团的细节


1)大米品种:选对品种是关键。米粒较长的品种(籼米/Indica rice)或“泰国香米”刚煮好时特别好吃,不过冷却后的口感不太好。做饭团时要用粳米(Japonica rice)、珍珠米或东北米,米粒圆乎乎的那种。粘性较强,冷却后可保持弹性,适合做饭团。


2)淘米:淘米共要三四次。用大拇指根轻压大米淘洗。将米倒入电饭锅内,加入大米容积约1.2倍的水。浸泡0.5至1个小时后开始煮饭。饭团用的白饭,最好是刚煮好的,因为放久的米饭里会有过量细菌。


3)馅料:饭团里面放的东西日语叫“具(gu:馅)”。最传统的“具”就有好几种:梅干、柴鱼+酱油、煮海苔、明太子、咸菜等等,也有些人喜欢白饭里只放点盐巴。“具”的花样变化无穷,蛋黄酱吞拿鱼、红烧肉、鲑鱼卵、肉末、味噌、纳豆、烤鱼、天妇罗,基本上你喜欢的东西(偏口味重、咸的东西)都可以放!不过要当心,作为便当的饭团,里面放的东西要选不容易坏的,蛋黄酱、鱼卵之类的东西最好不要久放。最传统的“梅干饭团”是有这个考虑的,梅干味道又咸又酸很开胃,还有抗菌效果。


4)外层:饭团外面一般用海苔包起来,还有的人喜欢用昆布丝包起来、沾满芝麻、用腌菜叶子包起来等等很多版本。做好之后的饭团可以直接放在饭盒里带,吃的时候直接用手拿吃(手要洗好哦),或可以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吃的时候更方便。饭团便当,说起来只有米饭和少量的馅。若你觉得不够的话,可以加点水煮蛋、肉类、沙拉、水果。